门诊服务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增加免疫力?听听曹宏大夫怎么说
作者:日期:2021-01-11阅读:

免疫力,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汇。我们常常会听到“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要多锻炼,增强免疫力”……

可以说,免疫力是健康的保护伞,只有免疫力提高了,身体才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害。那么,面对新型病毒,我们应如何“激活”机体免疫力?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曹宏就如何通过饮食增强抗疫免疫力这个话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建议一: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不吃野生动物。

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物质基础,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机体应对病毒侵袭时合成的抗体、补体、白细胞介素等的本质均为蛋白质。而鱼、肉、蛋、奶等动物类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也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被机体的利用程度高,是补充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液态奶300g,大豆25g以上,疫情期间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加量,搭配食用。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与普通禽畜无异,体内却携带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为了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应拒绝食用。

建议二: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新鲜蔬果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来源,还能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膳食纤维,每日进食新鲜蔬果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疫情期间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加量,做到食物多样。

建议三: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水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每日多饮水,可以在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协助加速营养物质的运送和代谢废物的排泄,正常人每日水的来源和排出应处于动态平衡,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小于1500ml,尽量不要以果汁、饮料代替白开水。

建议四: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不同食物可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营养素,如谷物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来源,动物性食品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色彩各异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帖烯类、含硫化合物等植物化学物……多样多彩的食物可以保证营养素的全面获得,荤素搭配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因此我们应尽量做到“雨露均沾”。

建议五: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吃饱≠吃好,每天啃馒头也能填饱肚子,但营养素却太过单一。在疫情期间既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又要合理化营养素配比。饮食应做到低盐、低脂、低糖,少吃油腻食物及甜食,多吃新鲜食物。

建议六: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目前已证实,各年龄段人群普遍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但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这类人群饭量小,消化能力弱,也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因此建议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通过增加餐次、口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等方式,每日额外补充能量,但应在临床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建议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节食和减重均会减少能量摄入,造成某种或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甚至造成营养不良。而营养摄取的均衡完整,则是维持免疫力的前提,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锌等都和免疫能力密切相关。

建议八: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补充复方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纠正因饮食不均衡而导致的某些营养素摄入不均衡,研究显示,深海鱼油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但补充应适度,还应以均衡饮食为主,不要过度依赖。

建议九:注意调节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对人类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旦它们出了问题,人体免疫系统也会相应地出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去调理肠道。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很多,最强的干预手段就是每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但膳食纤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口感较差。很多患者反映很难长时间坚持服用。因此,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功能食品,如低聚木糖、白芸豆提取物等,能有效地调节肠道菌群,进而能有效地改善多各代谢性的疾病,增强免疫力。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提升免疫力是关键。合理饮食提供均衡营养,均衡营养造就强大的免疫力。愿我们都拥有强健的身体,让病毒远离我们。

专家链接:

曹宏    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副主任兼营养科主任,内分泌科副主任,内妇儿党总支书记。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无锡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无锡市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专著“糖尿病简便自疗”,发表SCI及核心期刊十余篇,承担在研课题多项。目前主攻方向为糖尿病多科协作慢病管理、糖尿病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等。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病、生长发育不良及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症及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诊治。